時間:2018-11-21 00:00:00 來源:信盈達 作者:信盈達
在編程學習上,很多人都會犯眼高手低的毛病,看看你有沒有下面的癥狀:
1、看著會
很多同學在大學的時候有學過C語言,來培訓學習時就會覺得這都學過為什么還要學,老師講的我都理解呀,代碼我也能看懂呀,出的考試題目我都見過呀,可是真正下筆寫的時候卻各種糾結,這里要不要加括號呀,流程我怎么控制不住呀,怎么找不到main函數了。。。。。

針對這種情況,建議大家也進行鸚鵡學舌式背誦學習。有人會講了,編程是一種邏輯思維,背誦程序這不是扯淡么。背誦的目的是先讓你記住,而后理解。你都沒記住,理解個毛線。只有你記住了,內容停留在大腦里邊了,那么隨著往后學習,才能慢慢地消化理解并將知識進行融合應用。就像是想要寫出優秀的文章,首先你要先從認識漢字開始一樣。
在寫的過程,每寫一行代碼,你都要理解它起到什么作用,進而一步步熟悉編程。有很多錯誤,你是不知道自己會犯的,也不知道程序中哪里需要特別注意的,只有真正的做一次,你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哪里不懂,寫程序到底哪里容易犯錯。第一次寫不成功沒關系,自己返回去查查到底哪里沒記住,哪里不懂,哪里錯了,再默寫一遍。這是一次檢驗的過程,就是要幫助你找到自己的遺漏之處。如果僅僅是跟著教程學習,自己不動手,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里。
2、我實現了。。。
很多初學者習慣將程序寫完后,得出正確結果就ok了,大有種“老子寫的代碼天下第一”的感覺,寫過的程序再沒有重見天日的機會了。
可是聰明的學習者一定會在這個時候去偷師,到處看別人的代碼,如果看到有可取之處,比自己的代碼簡潔,比自己的代碼更健壯,便悄悄地理清思路,又默默地坐下優化代碼了。
編程的有趣之處在于知識都在那里了,可是在應用時卻是千變萬化的,每個人給予不同的考慮都有不同的實現方式。牛頓說,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,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,在編程上從來不乏巨人,任何一個人都可能成為你的老師,牛與不牛全體現在代碼上了,比如你噼里啪啦的敲了滿滿一屏將效果實現了,而別人簡簡單單地幾行就解決了問題;比如你寫一個函數解決一個問題,下次遇到類似情況需要處理要再寫一個,慢慢的程序變得越來越臃腫,臃腫的你甚至都忘記了它已經存在過了,而別人寫了一個函數便解決了一類問題,代碼得到了很高重用性,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。
另外,網上也有很多值得參考的程序代碼,很多都是一線工程師經驗的結晶,非常具有實用價值,都可以拿來參考。想寫出好的代碼你就要用心追求完美,舉一反三,不局限于一種實現方式。
當然,要做到這些必然是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的,在學習上是不能偷懶的,沒有捷徑可走,你投入多少它就會回報多少,今天你的挑燈苦戰,就是他日在面試官前的侃侃而談。加油,未來的工程師們!
免費領取試聽卡
申請已經提交
老師會馬上給您安排試聽課程!
申請出錯了
您可以加老師QQ:914865590報名咨詢!